天空越来越蓝、江海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数读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

430

新华社北京5月30日电 题:天空越来越蓝、江海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数读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新华社记者高敬

生态环境部近日正式对外发布《2018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进一步下降,完成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达到“十三五”规划序时进度要求。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日前在解读报告时说,我国天空越来越蓝、江海越来越清、生态越来越美。

天空越来越蓝

公报显示,2018年,空气质量稳步改善,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同比下降9.3%,平均优良天数比例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

由于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连续几年实现达标,退出了蓝天保卫战重点区域的行列。但汾渭平原近几年空气质量堪忧,甚至有的城市空气污染不降反升,成为新的重点区域之一。

柏仇勇说,去年开始大气排名城市由原来的74个重点城市扩展至169个;空气质量区域评价范围扩大调整为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重点更加突出。

从三大重点区域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50.5%,比2017年上升1.2个百分点,是三大重点区域中,空气质量超标天数最多的地区。

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4.1%,比2017年上升2.5个百分点。汾渭平原11个城市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54.3%,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蓝天保卫战的不断推进,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以臭氧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已经超过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而汾渭平原仍然是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天数较多。

江海越来越清

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国控断面Ⅰ至Ⅲ类比例同比上升3.1个百分点,劣Ⅴ类比例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说明“好水”越来越多,“坏水”越来越少。

从重点流域看,西北诸河和西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珠江流域和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黄河、松花江和淮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海河和辽河流域为中度污染。

《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日前也同步发布。柏仇勇说,这是机构改革将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职能整合到生态环境部之后,首次由生态环境部发布全面反映我国管辖海域生态环境状况的公报。

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稳中向好。近岸海域优良水质点位比例同比提升了6.7个百分点,管辖海域夏季符合一类海水水质面积同比增加约2万平方千米,劣四类海水海域面积同比减少450平方千米。

“这与近年来我国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以及采取的有效举措是密不可分的。”柏仇勇说。

公报显示,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江苏沿岸、长江口、杭州湾、浙江沿岸、珠江口等近岸海域。

相关部门对57个区域开展了海洋垃圾监测。海洋垃圾密度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旅游休闲娱乐区、农渔业区、港口航运区及邻近海域。

记者注意到,不论是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还是海底垃圾,塑料袋、塑料瓶等塑料类垃圾数量都是最多的,占海洋垃圾的八成左右。

生态越来越美

公报显示,2018年,生态环境质量“优”和“良”县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42%提高到44.7%,“一般”比例下降0.7个百分点,“较差”和“差”比例下降1.9个百分点。

经初步核算,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7年下降约4%,超过年度预期目标0.1个百分点。

生态越来越美的背后,是我国开展生态保护和修复的不懈努力。

2018年,中央财政安排生态环境保护及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资金2555亿元。我国初步划定京津冀、长江经济带和宁夏等15个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开展“绿盾2018”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严肃查处一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问题;实施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工程;整体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绿化1.06亿亩;恢复退化湿地107万亩,56处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良好……

报告也指出,2018年全国已发现5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13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的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有可能出现反复。”柏仇勇说,要保持定力,扎扎实实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巩固生态环境质量向好态势,为人民群众提供越来越多的优质生态产品。

Источник